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1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2-29
上一期   
临床研究
血清尿素氮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裴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3-5. 
摘要 ( 15 )   PDF (49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开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AHF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随访,根据随访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21)与预后良好组(n=59),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BUN、NT-proBNP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AHF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BUN联合NT-proBN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BUN、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UN、NT-proBNP是AH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BUN联合proBNPAHF患者预后的AUC为0.944(95%CI:0.897-0.990),灵敏度为76.90%,特异度为86.40%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指标0.900(95%CI:0.833-0.967)、0.740(95%CI:0.608-0.873)。结论 BUN、NT-proBNP与AHF患者预后有关,将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更准确地预测AHF患者的预后效果。
γ-谷氨酰转肽酶和血小板比值与NSTE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文磊, 朱米雪, 柳芳美, 袁康正, 廖清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6-11. 
摘要 ( 11 )   PDF (57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值(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GPR)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NSTEMI患者共375例为研究对象,另选10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入选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造影结果,根据Gensini评分中位数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48分,191例)及重度病变组(>48分,184例)。比较各组组间资料的差异性,并运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评估GPR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GP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病变组的GPR水平高于轻度病变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PR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71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GPR为冠脉重度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DL-C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GPR预测NSTEMI患者冠脉重度病变的AUC为0.823[95%CI(0.781,0.864)],最佳截断值为0.1745,敏感性为0.761,特异性为0.796。结论 GPR与NSTE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相关且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肠溶片对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MACE发生率的影响
周雪峰, 邱晓琴, 施景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12-14. 
摘要 ( 13 )   PDF (44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肠溶片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NSTEMI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以尼可地尔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在心肌酶指标、炎性因子上的差异,统计并分析两组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24 h两组心肌酶水平均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肠溶片能够降低术后NSTEMI患者心肌酶、炎症因子水平,并且对降低MACE发生率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心肌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短期心脏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研究
潘志琼, 李智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15-18. 
摘要 ( 15 )   PDF (41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心肌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短期心脏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入院且治疗后随访至少6个月的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Hcy浓度(μmol/L)分组,高于15 μmol/L的21例患者纳入高Hcy组,等于或低于15 μmol/L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等,检测患者Hcy、B型脑钠肽(BNP)、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统计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ACE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例数比较无差异(P>0.05),而年龄、Hcy、BNP、LDL水平及LVEF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患者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为76.19%,对照组MACE发生率为35.46%,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cy及LVEF水平为影响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cy水平升高可增加心肌梗死患者MACE发生风险。
外科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经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的诊断作用研究
韦敏, 潘永江, 黄维凤, 张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19-22. 
摘要 ( 13 )   PDF (45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外科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经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经G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评分确定为高危的外科围手术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44例,肺栓塞56例。另选同期在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各时期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单体(FM)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各组各时期DD、FM和FDP,不同病情特征患者DD、FM和FDP,分析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对外科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效能。结果 患者术后第1、3、7 d的DD、FM和FDP水平较术前1 d更低,术后第3、7 d较术后第1 d更低,而术后第7 d较术后第3 d更低(P<0.05)。血栓组术前1 d、术后第1、3、7 d的DD、FM和FDP水平较非血栓组及对照组更高,且非血栓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不同的性别、年龄和疾病患者DD、FM和FDP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按照ROC曲线结果显示,DD、FM、FDP和Gaprini评分四项联合诊断外科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AUC是0.916,敏感度为95.28%,较单独检测的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外科围术期VTE患者经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的诊断价值较高,作用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科学的推广和应用。
依替巴肽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无复流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血清apoE的影响
江俊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23-25. 
摘要 ( 10 )   PDF (54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依替巴肽对急性心肌梗死术中无复流治疗效果及心功能、血清载脂蛋白E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盲抽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术中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研究组术中应用依替巴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和术后2 h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载脂蛋白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术中给予患者依替巴肽应用可对患者心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可改善心肌灌注和降低血清载脂蛋白E水平,同时可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硝苯地平缓释片结合化痰祛湿定眩汤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常爱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26-29. 
摘要 ( 10 )   PDF (50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化痰祛湿定眩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各40例,对照组: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化痰祛湿定眩汤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相对较低(P<0.05);(2)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相对较低(P<0.05);(3)治疗前,两组血清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指标有差异(P<0.05);(4)治疗后,两组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甘氨酸(Glycine,Gly)有差异(P<0.05)。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化痰祛湿定眩汤配伍使用,可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与神经递质得到改善,降低血管内皮损伤,安全性尚可,临床效果理想。
丹参饮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研究
李佩珍, 张铭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30-32. 
摘要 ( 11 )   PDF (50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行丹参饮+温胆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2例SAP患者,“随机取样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中医组(丹参饮+温胆汤加减治疗),各46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 用药前分析心绞痛发作情况、心肌缺血程度及血压指标无差异(P>0.05);用药后较常规组,中医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硝酸甘油用量评分更低;TG、TC、LDL-C值更低,HDL-C值更高;SBP、DBP指标更低;中医组有效率(97.83%)高于常规组(86.96%)(P<0.05)。结论 丹参饮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SAP可控制心绞痛发作、减轻心肌缺血程度,提高降压效果、达到预期用药效果,值得推崇。
依托咪酯-丙泊酚麻醉维持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临床观察
吴丽美, 张冉, 王庆祥, 韩明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33-36. 
摘要 ( 13 )   PDF (62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回顾性总结我院采用依托咪酯-丙泊酚维持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围术期麻醉管理经验。方法 纳入 2020年5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行TAVR的35例患者,记录围术期相关资料,对依托咪酯-丙泊酚麻醉维持的麻醉方法及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管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共纳入 35 例患者, 平均年龄(69.89±8.25)岁,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采用依托咪酯-丙泊酚(1:1)等容积维持下完成,围术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者 23例(65.7%)。TAVR术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缩小,峰值流速和跨瓣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VR术后心肌酶学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在床边拔管,拔管时间(11.74±3.78)min,无机械辅助通气,无入住ICU,无术后谵妄。主要并发症包括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I度房室传导阻滞、Ⅲ°房室传导阻滞、脑梗死及肺部感染。结论 采用依托咪酯-丙泊酚麻醉维持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降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高,拔管时间短,术后谵妄发生率低;重要脏器器官损伤减小,不良反应少。TAVR术后心功能改善明显。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nI、IL-1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心肌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朱树娣, 董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37-40. 
摘要 ( 10 )   PDF (73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心肌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总院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轻度组(n=38)和重度组(n=34),检测两组患者cTnI、IL-13、NLR、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MB,CK-MB)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TnI、IL-13、NLR与CK-MB的相关性。于出院3个月后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随访,并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43)和预后不良组(n=29),比较两组cTnI、IL-13、NLR水平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cTnI、IL-13、NLR在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轻度组cTnI、IL-13、NLR、CK-MB均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IL-13、NLR与CK-MB均呈正相关(r=0.616、0.539、0.574,P<0.01);预后良好组cTnI、IL-13、NLR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IL-13、NLR均对预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三者联合预测效能最高,AUC为0.89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10%、69.77%。结论 血清cTnI、IL-13、NLR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和预后密切相关,cTnI、IL-13、NLR水平越高,患者心肌损伤越严重、预后越差。
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心脏功能的影响
曾道亮, 刘士格, 冯剑敏, 万文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41-44. 
摘要 ( 17 )   PDF (64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9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达格列净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达格列净组在常规降糖、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10 mg,1片/d,口服)。常规组使用常规降糖、降压药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等血压和心脏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等血压和心脏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达格列净组收缩压[(125.42±11.41)mmHg vs (131.20±14.73)mmHg)]、舒张压[(75.67±9.72)mmHg vs 80.11±9.87)mmHg]、心率[(70.28±11.94)次/min vs (75.76±12.35)次/min]和室间隔厚度[(1.06±0.11)cm vs (1.12±0.12)cm]显著低于常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65.73±3.01% vs (62.42±2.93)%]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达格列净组收缩压降低幅度(5.78±3.39)mmHg,舒张压降低幅度(4.44±2.88)mmHg;其中达格列净组Ⅰ级、Ⅱ级、Ⅲ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降低幅度分别为(5.95±3.72)mmHg、(5.38±3.25)mmHg和(5.91±3.14)mmHg,舒张压降低幅度分别为(5.33±2.37)mmHg、(4.00±3.65)mmHg和(3.27±2.41)mmHg。结论 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明确的降压和改善心脏功能作用,而且对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均有效果。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非心源性急性期非大面积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评估
孟晓敏, 田莉, 贾强, 郭志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45-48. 
摘要 ( 17 )   PDF (64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针对非心源性急性期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评估。方法 本研究筛选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非心源性急性期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根据用药方案差异分为单用组(n=30)和联合组(n=30),单用组患者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单用组基础上补充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omocysteine,Hcy)、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脑梗死再发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联合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单用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b和Hcy水平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ib和Hcy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联合组患者的Fib和Hcy水平均低于单用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单用组患者的80.00%(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单用组的10.00%,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脑梗死再发率为3.33%,低于单用组的20.00%(P<0.05)。结论 针对非心源性急性期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Fib和Hcy水平,且治疗安全性较高,脑梗死复发率低。
冠心病专科护理
六字诀呼吸吐纳法联合循经取穴发泡灸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康复中的应用
李三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49-51. 
摘要 ( 12 )   PDF (70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六字诀呼吸吐纳法联合循经取穴发泡灸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治于医院行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康复治疗的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研究。在应用生活指导、常规药物以及心理指导等常规护理前提下,对照组实施循经取穴发泡灸干预,研究组实施六字诀呼吸吐纳法联合循经取穴发泡灸干预。比较两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积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均轻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Q各纬度得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字诀呼吸吐纳法联合循经取穴发泡灸能控制患者的病情及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的影响
吴詹萍, 黄玉妹, 陈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52-55. 
摘要 ( 12 )   PDF (66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AMI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Snyder希望理论实施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两组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我管理评分、病情控制效果。结果 干预2个月后,两组CD-RISC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均高于干预前(P<0.05);两组自我管理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7.50%,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可提高AMI患者心理承受力、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病情控制效果。
随访式家庭延续护理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生活能力评分及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
潘桂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56-58. 
摘要 ( 13 )   PDF (64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随访式延续护理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总共纳入78例实验对象,均是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入医院,医院诊治后病情稳定转回社区的冠心病居民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39例实施转诊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余下39例实施随访式家庭延续护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患者纳入试验组。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结果 在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及6 min步行距离上,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健康行为评分上,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随访式家庭延续护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心脏功能,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基于慢性疾病轨迹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林丹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59-61. 
摘要 ( 11 )   PDF (72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基于慢性疾病轨迹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莆田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生存质量测量量表(SAQ)]、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2)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D-RISC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3)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Q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4)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采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可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遵医行为,同时提高其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身心综合护理对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感知压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艳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62-65. 
摘要 ( 11 )   PDF (68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身心综合护理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感知压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选在本院诊治的106例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22年1-12月),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给予常规护理+身心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自我感知压力、生活质量及心理弹性水平。结果 干预4周后,观察组自我感知压力相比对照组较低,生活质量与康复效果(6 min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均相比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身心综合护理,不仅能改善自我感知压力,还能促进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基于中医理论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作用
卓桂荣, 谢雪秋, 余凌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66-68. 
摘要 ( 11 )   PDF (63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基于中医理论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本院的冠心病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二级预防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基于中医理论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冠心病急性发病情况、心理健康状况、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研究组冠心病急性发病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应在其二级预防中应用基于中医理论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其作用十分显著。
基于Caprini模型风险的集束化护理对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VT发生率、心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吴美鸿, 黄婕, 卢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69-71. 
摘要 ( 13 )   PDF (68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集束化护理对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心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72例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集束化护理。关于DVT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在组间作比较。结果 关于DVT,研究组中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研究组中TT、PT、APTT均比对照组长,研究组中关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比对照组低,研究组中左心射血分数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落实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减少DVT发生,有利于改善心功能。
自我超越理论主导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PCI手术患者心理弹性、希望水平和健康认知的影响
吴国平, 蔡累, 冯茜, 翁友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72-74. 
摘要 ( 13 )   PDF (71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自我超越理论主导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手术患者心理弹性、希望水平和健康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3例老年冠心病PCI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3例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我超越理论主导的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希望水平、健康认知。结果 (1)相比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希望水平得分均有上升,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2)相比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在疾病急慢性、个人控制、治疗控制、疾病一致性方面分数均有升高,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相比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在疾病后果认知、时间轴性/循环性、情绪表征方面分数均有降低,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相比于应用常规护理,应用自我超越理论主导的护理干预对于老年冠心病PCI手术患者而言,更有利于提升心理韧性、提高希望水平、改善其健康认知,适合被临床接纳采用。
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吴巧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75-77. 
摘要 ( 11 )   PDF (71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编号抽签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心理状态,运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估自我管理能力,运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在护理前的各项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SAS、SDS得分更低,CSMS、SAQ得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于缓解负面心理状态有显著效果,进而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进而减少再住院率,提升生活质量。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郭燕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78-80. 
摘要 ( 10 )   PDF (71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系统随机化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均分为两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负面情绪的缓解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恢复情况比对照组好,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6例,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负面情绪均较为严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与SDS得分比对照组低,负面情绪缓解情况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较好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患者几乎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负面情绪的缓解情况也较好,护理后患者能早日恢复健康,是一种较为优质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高血压专科护理
全身经络刮痧联合穴位贴敷对肝阳上亢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护理效果的影响
徐李芳, 卓雪云, 李秀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81-83. 
摘要 ( 12 )   PDF (81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全身经络刮痧联合穴位贴敷对肝阳上亢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收集了医院收治的62例肝阳上亢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入选的样本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身经络刮痧联合穴位贴敷。关于血压指标、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在两组之间作比较。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舒适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阳上亢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实施全身经络刮痧联合穴位贴敷可增强对于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提升其舒适度,改善其睡眠及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行为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李树蕙, 洪志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84-86. 
摘要 ( 13 )   PDF (75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选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促进行为护理模式,分析影响。方法 研究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期间纳入我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n=100),按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常规组(n=50)行常规护理模式,促进组(n=50)行健康促进行为护理模式,分析健康行为状况、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护理前,两组健康行为状况、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促进组健康行为状况、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促进行为护理模式,可提高健康行为状况、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控制血压水平,建议推广。
多元化随访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及对其血压分析
叶少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87-90. 
摘要 ( 15 )   PDF (75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元化随访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血压的影响。方法 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集了在医院就诊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2例样本。将常规护理方案落实于对照组中,而在研究组护理中应用多元化随访管理模式。关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血压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在两组护理前后作比较。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在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方面测评的分数均比对照组高,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落实多元化随访管理,可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有利于控制其血压,使其生活质量提升。
高血压高危体检人群实施微信小程序为基础的健康追踪护理平台干预的影响
俞晓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91-93. 
摘要 ( 12 )   PDF (81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对高血压高危体检人群进行健康护理过程中实施微信小程序为基础的健康追踪护理平台护理管理对患者BP水平、生活质量以及遵医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 在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本院高血压高危体检人群中选择84例为对象,按照Excel表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划分对照组(42例,开展常规健康护理管理)和观察组(42例,开展微信小程序为基础的健康追踪护理平台护理支持)。针对两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以及遵医行为等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干预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自护能力,干预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恢复期间健康咨询频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高血压高危体检人群进行健康护理期间开展微信小程序为基础的健康追踪护理平台护理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患者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专科护理
生命关怀护理方案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
张晓芹, 应漩, 张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94-97. 
摘要 ( 11 )   PDF (77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生命关怀护理方案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ICU于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2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标准ICU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生命关怀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负面情绪、心功能、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 干预7d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LVEDD、LVES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引入生命关怀护理方案,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心脏射血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中医康复干预联合运动康复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陈宁, 林密秀, 余晴, 叶灵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98-100. 
摘要 ( 9 )   PDF (75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中医康复干预+运动康复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6例,以抽签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运动康复护理,观察组:中医康复干预+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6 min步行距离(6MWD)、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LVEF、LVEDD、LVES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LVEF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6MWD、SF-36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6MWD大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行中医康复干预+运动康复护理,更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与生活质量。
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分级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黄嫣, 陈燕, 陈雪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101-103. 
摘要 ( 9 )   PDF (84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分级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8例,时间在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均接受正念减压疗法干预,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4例,一组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接受分级运动康复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与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对照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分级运动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促使其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移动工具辅助综合管理可提升心力衰竭患者关键药物依从性
苏芝琪, 杨旭希, 陈淑玲, 苏敏玲, 唐撷宇, 尹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104-108. 
摘要 ( 15 )   PDF (83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移动工具辅助综合管理对提升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关键药物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了广东省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284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42)和试验组(n=142),住院期间对照组和试验组均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护理措施,出院时均给予出院指导,出院后对照组的患者予常规的门诊随访,而试验组则在常规出院宣教及门诊随访的基础上增加了个性化出院宣教和出院后通过移动健康工具(微信小程序、短信、电话形式)辅助疾病管理。干预一年后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的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指标。数据资料通过住院病历系统及随访获得。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基于移动工具辅助综合管理可提升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关键药物依从性、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
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心梗伴高血压介入术后依从性的效果
曾玉贞, 洪惠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109-111. 
摘要 ( 11 )   PDF (79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在对心梗伴高血压介入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将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观察的形式开展探究,选入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心梗伴高血压患者70例为对,数字表随机排序并划分对照组(35例,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开展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患者在恢复期间血压水平,干预前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以及生活功能评分,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间依从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梗伴高血压患者在接受介入手术治疗后,以罗伊适应模式开展护理支持,能够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增加患者依从性,有助于患者恢复。
阶段性康复运动护理对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BI指数及效果分析
林桂芳, 叶少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112-114. 
摘要 ( 10 )   PDF (80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阶段性康复运动护理对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BI指数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入选的92例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使用分层抽样法进行随机分组,其中46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46例纳入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康复运动护理)。观察运动耐力、BI指数、心功能与术后并发症。结果 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运动耐力与BI指数指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段性康复运动护理对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有促使运动能力、心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效果,且可防范不良并发症。
针对性护理配合早期心脏康复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115-117. 
摘要 ( 10 )   PDF (88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配合早期心脏康复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医院接收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针对性护理配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0)、6 min步行距离(6MWT)、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ESCA)、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VEDD、LVEF、C0、6MWT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更低,ESCA评分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躯体健康、躯体疼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配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心理功能进一步改善,调节心理状态,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SMART结合细节护理对冠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患者并发症风险的影响
王月, 万秋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118-121. 
摘要 ( 11 )   PDF (81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SMART结合细节护理对冠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患者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00例冠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患者,分组方式:随机数字法(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予以SMART结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SMART结合细节护理。对比两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并发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健康知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身体活动、情感情况、其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抑郁、紧张、精力、疲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2.00%)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ART结合细节护理对冠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可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零缺陷理论结合手术室规范化干预对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指标的影响
王盼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122-125. 
摘要 ( 11 )   PDF (80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零缺陷理论结合手术室规范化干预对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9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方法差异分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零缺陷理论结合手术室规范化干预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术后相关指标、生活质量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零缺陷理论结合手术室规范化干预予以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气压治疗联合多维化个体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
蔡玲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126-128. 
摘要 ( 17 )   PDF (80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气压治疗联合多维化个体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的78例老年冠心病介入术患者,以平衡序贯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气压治疗联合多维化个体护理模式。观察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心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心功能均以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均以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压治疗联合多维化个体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术患者有防范深静脉血栓、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及心功能的影响
林丽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129-132. 
摘要 ( 12 )   PDF (83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接受前瞻性试验调查心脏瓣膜病患者54例,随机分组方法为摸双色球法,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分组后每组均有27例,观察术后呼吸功能、心功能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训练前两组呼吸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与最大通气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两组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24 h全程5 min段R-R间期标准差、正常R-R间期标准差、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7%)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有利于提升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呼吸功能与心功能,减少并发症。
快速康复护理对心脏搭桥围手术期患者的作用及对其术后并发症及效果的影响
何彩虹, 吴玉丽, 张晓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133-135. 
摘要 ( 7 )   PDF (87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对心脏搭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恢复进程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心脏搭桥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使用电脑进行随机组别,对照组60例,观察组例数与其相同。分别在两组中开展常规护理、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术后心率、生活质量变化、并发症率、住院时间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具有更短的住院时间、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的术后心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护理前后分别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两组在实施前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则在实施护理后则有明显差异,且护理前后也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围手术期为心脏搭桥手术患者落实快速康复护理能够对患者的康复速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均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还能加快恢复进程。
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敷贴护理对急诊高血压合并眩晕患者血压水平、头晕程度及BI指数的影响
陈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136-138. 
摘要 ( 11 )   PDF (81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敷贴护理对急诊高血压合并眩晕患者血压水平、头晕程度及BI指数的影响。方法 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集了医院收治的82例急诊高血压合并眩晕病例,对于选取的样本开展随机分组,两组各有41例样本。对照组中落实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敷贴。对比血压指标、眩晕评分、平衡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在护理后,研究组中收缩压、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研究组中关于眩晕的评分比对照组低,研究组关于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高血压合并眩晕患者,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敷贴用于护理中可增强血压控制效果,减轻眩晕状态,改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使其生活质量水平提高。
综述
深度学习结合眼底照片预测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吴伟杰, 李思进, 陈靖, 张新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4):  139-144. 
摘要 ( 10 )   PDF (86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仍处于高位,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需要更多手段识别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并进行早期干预。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眼部图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强的相关性。对视网膜血管的分析研究则表明从眼底照片中得到的视网膜血管形状、颜色和直径的变化信息与心血管健康和全身性疾病息息相关。深度学习有助于发现心血管疾病早期生物标志物、早期诊断心血管疾病和预测心血管疾病预后。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采用视网膜眼底图像作为训练集的机器学习算法也展现出了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能力。本文对深度学习结合眼底照片预测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揭示了目前深度学习结合眼底照片在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状况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心血管风险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卒中具备一定的预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