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2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2022-07-05
编委邀请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3-3. 
摘要 ( 5 )   PDF (195KB) ( 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临床研究
冠心病与血脂7项指标的相关性以及流行病学调查
马腾, 李晓, 刘建烨, 张健, 肖利, 徐珍珍, 史宁, 马菲, 马红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4-7. 
摘要 ( 65 )   PDF (27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进行冠心病与血脂7项指标的相关性以及流行病学调查,为今后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取的方法,对被调查者进行冠心病筛查和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检测。结果 冠心病发病率4.61%(1966/42691),男性(5.15%)高于女性(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73,P<0.01)。血脂异常发病率39.76%(16972/42691),男性(43.91%)高于女性(3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072,P<0.01)。在1966例CHD患者中,常出现一种或合并几种脂质高于或低于正常。在这些异常者中,均呈现Lp(a)的代谢异常。结论 血脂7项指标的代谢异常是冠心病发生与发展的危险因素,其Lp(a)的代谢异常是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左西孟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刘思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8-11. 
摘要 ( 74 )   PDF (38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左西孟旦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用药方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沙库巴曲缬沙坦)和试验组(沙库巴曲缬沙坦+左西孟旦)各40例。比较临床疗效、心肌酶、心力衰竭标志物、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CK、CK-MB、LDH水平相比于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F-β1、sICAM-1、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左西孟旦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治疗,临床疗效好。
24 h动态心电图心电Lorenz散点图用于心律失常诊断及心率变异性分析
卓丽清, 李福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12-15. 
摘要 ( 34 )   PDF (431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心电Lorenz散点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6例心律失常患者和83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受检者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比较HRV测值、Lorenz散点图形态及对B线斜率统计结果。结果 观察组DC、SDANN、SDNN、rMS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彗星状、复杂状的出现率较高,扇形状的出现率较低(P<0.05);两组短棒状、鱼雷状对比(P>0.05)。B线斜率统计结果中发现,室性并行心律、房性并行心律为无穷大,第二为窦性心律。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与各种心律失常散点图形态特征都具有明显的对应性,通过采用心电Lorenz散点图可以准确反映出患者HRV的情况,可以作为准确诊断患者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使用。
CT冠状动脉造影时对比剂用量对冠心病患者冠状静脉窦强化程度以及肾功能的影响
王捷, 孙莉薇, 康江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16-19. 
摘要 ( 25 )   PDF (45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时对比剂用量对冠心病患者冠状静脉窦强化程度以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119例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CT冠状动脉造影(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A)检查,对照组59例对比剂注射剂量为0.8 mL/kg,观察组60例为0.7 mL/kg。观察两组血管成像参数、冠状动脉血管和冠状静脉窦CT值、肾功能以及图像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扫描、延迟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比剂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升主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降主动脉、右状冠状动脉近段C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冠状静脉窦C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前两组患者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Cre)、血清胱抑素(Serum cystatin,CysC)及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一周两组患者Cre、CysC均高于检查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FR均低于检查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对比剂和低剂量对比剂在不影响血管成像参数、冠状动脉血管CT值以及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减轻对肾功能和冠状静脉窦强化程度的影响。
达格列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
赖呈哲, 周浩昆, 苏海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20-23. 
摘要 ( 325 )   PDF (47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30例应用达格列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糖指标水平、血脂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糖代谢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四项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血脂四项指标水平方面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改善糖脂代谢水平,值得应用。
基础研究
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对老年ASCVD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黄人杰, 邓凡治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24-27. 
摘要 ( 25 )   PDF (54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老年ASCVD患者血脂水平与SLCO1B1 521T>C、ApoE 526 C>T和ApoE 388 T>C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于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ASCVD患者266例,至少服用阿托伐他汀3个月以上,抽取其静脉血进行SLCO1B1 521T>C、ApoE 526 C>T和ApoE 388 T>C基因检测,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及各基因型血脂水平比较。结果 SLCO1B1 521T>C、ApoE 526 C>T和ApoE 388 T>C各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SLCO1B1基因521位点主要以TT型为主,TC+CC型血脂TC、TG、LDL-C水平均高于TT型,而HDL-C低于TT型,但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poE基因E2型相比,E4型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3个月后,LDL-C水平仍然较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的调脂疗效受到ApoE基因多态性影响,但与SLCO1B1基因无关,ApoE基因分型可为他汀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饮食营养方案的探索
陈丽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28-31. 
摘要 ( 219 )   PDF (568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饮食营养方案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对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114例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对照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入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实验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饮食营养方案),每组均有57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5 d)BMI及三项指标(TP、ALB、PA)含量的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两项量表评分(NRS2002、WHOQOL-BREF)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护理后相比护理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TP、ALB、PA含量均有一定提升,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比较,实验组患者TP(69.02±6.08)g/L、ALB(41.04±3.11)g/L、PA(279.24±12.06)g/L含量均高于对照组(65.66±4.11)g/L、(35.59±2.09)g/L、(241.50±22.18)g/L,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比较,实验组患者NRS2002评分(2.75±0.31 分)低于对照组(3.03±0.23 分)、实验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4.05±0.33 分)高于对照组(3.79±0.21 分),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饮食营养方案有助于短期内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降低营养风险、提升生活质量。
集成式护理干预对有创桡动脉血压监测患者的护理价值分析
谭治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32-35. 
摘要 ( 10 )   PDF (56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集成式护理干预对有创桡动脉血压监测(IABPM)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 将从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接受IABPM的85例患者纳入研究。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集成组42例和常规组43例。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集成组则于常规组的基础上开展集成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掌肿胀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情况。并以Logistic分析法明确IABPM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集成组手掌总肿胀率低于常规组(P<0.05)。集成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集成组总体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经Logistic分析可得:未实施集成式护理、手掌肿胀以及并发症均是IABPM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均OR>1,P<0.05)。结论 集成式护理干预对IABPM患者的护理价值较高,可有效降低手掌肿胀以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另外,护理方式、手掌肿胀以及并发症等均会对IABPM患者护理满意度产生一定影响。
系统化整体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翁梅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36-38. 
摘要 ( 14 )   PDF (58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2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系统化整体护理,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系统化整体护理后,干预组的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与生活质量。
基于循证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在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价值
林华, 何小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39-41. 
摘要 ( 14 )   PDF (60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理念下开展个性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遴选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抽样法”,原则下分两组,组别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循证理念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干预结果:用药依从率、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用药依从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4.29%,同时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健康知识(42.55±6.37)分、自我概念(25.74±3.69)分、自我护理技能(36.87±5.74)分、自我责任感(36.88±4.85)分均高于对照组(36.88±6.51)分、(20.74±4.52)分、(31.85±5.62)分、(31.85±5.63)分,且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理念下个体化护理实施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中,不仅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益,同时可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实现提高患者预后。
量化评估策略预防性护理在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中的效果评价
周秀明, 黄美娥, 吴毅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42-44. 
摘要 ( 12 )   PDF (60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关于量化评估策略的预防性护理在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4例为本次分析对象,并以患者入院后实施的不同护理模式差异性进行分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且各为42例,并分别给予基础护理以及量化评估策略的预防性护理,将护理后的观察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收缩压(138.34±2.32)mmHg以及舒张压(89.45±2.13)mmHg均更低(P<0.05);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38%明显更低(P<0.05)。结论 将关于量化评估策略的预防性护理干预运用于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更佳,在保证患者血压稳定的同时,可有效预防其并发症发生,可行性较高。
针对性护理对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
张秀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45-47. 
摘要 ( 13 )   PDF (62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对血压水平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筛选80例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系统抽样法”原则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各组均纳入40例,评估患者血压水平、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并展开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舒张压(121.63±10.41)mmHg、收缩压(79.53±8.14)mmHg水平低于对照组(137.63±9.63)mmHg、(83.63±8.26)mmHg(P<0.05);同时观察组干预后相较对照组NIHSS评分更低、FMA评分更高(P<0.05)。结论 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实现良好血压控制效果的基础上,可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取得理想的预后结果。
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急性阑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住院时间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陈金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48-51. 
摘要 ( 32 )   PDF (63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急性阑尾炎(AA)合并高血压患者住院时间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AA合并高血压患者7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33)、对照组(n=34)。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血压水平[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术后下床活动、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更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两组DBP、SBP水平降低,且研究组DBP、SBP水平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围术期综合护理可调节AA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缩短术后恢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及提高生活质量。
个案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自护能力和心理的影响
林妮静, 黄丽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52-55. 
摘要 ( 15 )   PDF (65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以个案管理模式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自护能力和心理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福建省福州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住院老年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和随访,试验组实施以个案管理模式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出院时、1个月、3个月,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定,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出院时、1个月、3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125.28±9.83)分、(136.29±9.71)分、(140.29±6.81)分,焦虑值(41.98±5.43)分、(36.46±3.82)分、(35.76±3.22)分均优于对照组(114.72±15.72)分、(108.28±12.19)分、(98.78±16.89)分和(46.53±5.87)分、(50.36±6.26)分、(51.26±8.29)分(P<0.05),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抑郁值没有差异,出院3个月试验组抑郁值(43.73±3.6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1.78±8.23)分(P<0.01)。结论 基于个案管理模式为导向的护理健康模式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的自护能力,缓解焦虑情绪,改善患者出院后远期抑郁状态,保持良好的生理心理健康,值得在临床推广。
基于医护一体化的延续护理用于川崎病患儿的效果研究
檀真萍, 连晓冰, 陈云彩, 冯周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56-58. 
摘要 ( 17 )   PDF (67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川崎病患儿应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延续护理的成效。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4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治疗时期为2017年3月至2021年1月,所有患儿按照均分法分成两组,即开展一般出院指导和宣教的22例患儿为对照组,开展基于医护一体化的延续护理的22例患儿为实验组,分析上述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患儿的影响。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的SF-36评分、Morisky依从性评分、患儿家属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SF-36评分、Morisky依从性评分、患儿家属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崎病患儿应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延续护理,能够使患儿家属掌握更多疾病相关知识,提升遵医嘱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改善生活质量。
基于量化评估的护理对先心病患儿手术康复的影响
罗珍珠, 谢璐, 王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59-61. 
摘要 ( 21 )   PDF (66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先心病手术患儿应用基于量化评估的护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6例先心病手术患儿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治疗时间在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患儿依照随机表法分成每组33例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开展一般护理的为对照组,基于此开展基于量化评估的护理的为实验组,分析上述两种护理模式用于先心病手术患儿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上机时间、监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心病手术患儿应用基于量化评估的护理有助于患儿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儿家属更满意此种护理操作。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的影响
陈美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62-64. 
摘要 ( 18 )   PDF (67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诱发心肌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AURI诱发心肌炎患儿78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期间治疗依从性。结果 相较干预前,两组干预2周后LDH、CK-MB、CK水平更低,且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干预前,两组干预2周后躯体、社会、心理、精力评分更高,且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AURI诱发心肌炎患儿心功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联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的影响
戴芳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65-68. 
摘要 ( 20 )   PDF (67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高血压伴下肢骨折患者开展护理干预以及自我管理的作用。方法 以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接收的高血压伴下肢骨折患者74例开展研究,研究开启于2020年8月,完结在2021年8月。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摸红蓝球方式,以摸蓝球者作为常规组(37例),以摸红球作为试验组(37例),予以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试验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以及自我管理指导。对比每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得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DS得分以及SAS得分均低于常规组,同时组内干预后SDS得分以及SA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同组血压水平比较于干预前低,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于常规组低(P<0.05)。干预后同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于干预前高,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于常规组高(P<0.05)。结论 高血压伴下肢骨折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和自我管理指导,可对不良情绪进行调节,改善血压水平,强化自我管理水平,达到干预目的。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林茹萍, 陈琳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69-72. 
摘要 ( 13 )   PDF (69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予以糖尿病、高血压伴冠心病老年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于2020年1-12月本院收入糖尿病、高血压伴冠心病合计9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到对照组(常规化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各49例,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知识掌握度、遵医行为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7.96%高出对照组81.63%(P<0.05)。观察组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定期复诊比例是95.92%、95.92%、93.88%、97.96%、95.92%均高出对照组81.63%、81.63%、77.55%、81.63%、79.59%(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96%高出对照组83.67%(P<0.05)。结论 予以糖尿病、高血压伴冠心病老年患者综合护理效果确切,能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和护理满意度,改善其遵医行为,值得采用。
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分析
陈巧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73-76. 
摘要 ( 12 )   PDF (71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应用于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患者护理期间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本次对照研究起始时间为2021年1-12月,纳选对象均为接受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者,符合研究标准者共计60例,以方便抽样法为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前者落实常规护理,后者落实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恢复时间、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应用于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中对于改善手术指标以及缩短康复时间具有确切效果,有利于预防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护理措施得到了患者认可以及肯定。
基于BCW理论的护理模式在脊髓损伤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雪琴, 吴荔军, 吴运娟, 陈泳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77-80. 
摘要 ( 21 )   PDF (71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BCW理论的护理模式在脊髓损伤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我院脊髓损伤伴高血压患者78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BCW理论的护理模式;统计两组干预前后脊髓损伤程度、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ASIA针刺觉、ASIA触觉、ASIA运动分值较干预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20.51%)(P<0.05);干预后两组SF-36较干预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基于BCW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伴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可缓解其脊髓损伤程度,下调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行个案护理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研究
陆传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81-84. 
摘要 ( 11 )   PDF (71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个案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筛选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8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析,在“护理干预差异性”原则下将纳入对象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n=41),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个案护理,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出院时,观察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量表4个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行个案护理对改善血压及心功能指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等均可起到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发生寒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苏艺娟, 马劝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85-87. 
摘要 ( 47 )   PDF (71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发生寒战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纳入的川崎病患儿114例,收集并统计其临床资料,分别采取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用药后反应,统计寒战的发生率,利用Logistic分析患儿治疗后寒战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14例川崎病患儿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发生寒战者有10例,发生率8.77%;未发生者104例,未发生率91.23%。两组性别、静脉穿刺位置、穿刺针无差异(P>0.05),但在年龄、体重、血液制品过敏、治疗前体温>38.5℃、滴速>1 mL/min、治疗前药品未调整成常温上差异显著(P<0.05)。经Logistic计算,发现上述指标均是治疗后发生寒战的危险因素。结论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后寒战的发生率较高,且引起寒战的危险因素较多,需引起临床重视,尽早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以此预防或者降低寒战的发生。
CNP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MACE发生率的影响
罗韬, 林丽娟, 颜慧静, 罗小玲, 陈永芳, 林美容, 黄丹菲, 蒋逍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88-91. 
摘要 ( 16 )   PDF (72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及对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筛选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8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析,在“护理干预差异性”原则下将纳入对象分组-对比组(n=41)、研究组(n=41),分别采纳常规护理模式、CNP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负性心理情绪、MACE发生率、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TAI评分、CPS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等MACE总发生率4.88%明显低于对比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对比组,LVEF水平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P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负性心理情绪改善、MACE发生率降低以及心功能恢复等均可起到积极影响。
综述
血小板功能检测技术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应用进展
潘奇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9):  92-95. 
摘要 ( 16 )   PDF (72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抗血小板治疗为冠心病二级预防措施,阿司匹林联合P2Y12受体拮抗剂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也被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是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标准疗法。但由于个体差异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所有患者均获益相等,个体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差异性与出血、血栓等不良事件呈明显关系。因此在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期间,通过血小板功能检测则为出血与血栓事件的平衡提供了可能。但目前对于血小板功能检测仍处于探索阶段,对其是否能带来利好依然有不同的看法,所以针对血小板检测的应用与指导个体化治疗领域,综合多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以为临床抗血小板提供相关参考依据。